臨夏州:搬出窮山溝換個新活法
原標題:搬出窮山溝 換個新活法
本報記者 趙好飛
走進臨夏縣土橋鎮易地搬遷安置點,一條條水泥硬化道路寬闊平坦,一幢幢現代化住宅樓整齊排列,老人們坐在小區長椅上曬着太陽話家常,小孩子們互相追逐打鬧;易地搬遷後續產業園的日光温室裏,菜農們忙着除草搭架,西紅柿、西葫蘆、羊肚菌等長勢喜人……
南塬鄉位於臨夏縣城東北部,平均海拔2070米,是北部塬區唯一的“山旱之鄉”。受地形和氣候影響,當地羣眾生活貧困,“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”。為了讓山區貧困羣眾挪窮窩、斷窮根,自2016年開始,臨夏縣對該鄉賈家溝村、韓溝村、源泉村實施了易地扶貧整村搬遷項目,並對其他村94户插花型建檔立卡户實施了同步搬遷。從此,南塬鄉331户搬遷對象從深溝大山搬進了土橋鎮易地扶貧搬遷小區。
“以前住在山上,山高路遠,生活條件落後。小學教學點離家有四五公里,中學在十幾公里以外的地方,學校沒有住宿樓,學生們都走讀。遇到下雪天,路不好走,為了不遲到,凌晨4點多就要往學校走。”源泉村村民蔣元財説。搬遷下來後,蔣元財的兩個孩子一個在離小區僅有幾百米的幼兒園上學,另一個在小區旁邊的小學就讀,孩子們不但上學便利,還能受到良好的教育。
為了真正實現“搬得出、穩得住、有事做、能致富”的目標,南塬鄉加強易地扶貧搬遷後續產業扶持,按照户均一座日光温室的要求,在先鋒鄉前韓村集中修建了331座日光温室。
蔣元財以前在山上種花椒,但因為源泉村海拔高、氣温低,花椒經常受到霜凍影響,往往三年當中才有一次豐收。從山上搬下來後,蔣元財在分到的日光温室裏種西紅柿、西葫蘆、黃瓜等蔬菜。除此之外,還以一年5000元的租金承包了其他村民的9座日光温室。
“剛開始租了別人的4個大棚,種了幾個月,發現收益不錯,所以在去年3月又承包了5個大棚。花椒易受天氣影響,而大棚裏的蔬菜基本年年豐收。現在我們家的4個大人都在大棚裏忙活,雖然累點兒,但收入還不錯。同樣是種地,可我們着實換了一種活法。”蔣元財現有10個温室大棚,一年下來能有20多萬元的純收入,説起現在的生活,他的喜悦之情溢於言表。
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的實施,讓賈家溝、韓溝、源泉等村羣眾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“現在搬遷下來的羣眾人人都有事做,人人都在努力致富,大家精神狀態的轉變才是最大的變化,比起以前真是換了一種活法!”南塬鄉黨委書記李鐵軍感嘆道。
從信息閉塞、交通不便的大山深處搬到設施完善的現代化住宅樓,從守着老天吃飯到利用日光温室和家門口的扶貧車間增收致富,現在,“換了一種活法”成為搬遷户們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。
相關新聞
- 2021-01-12臨夏州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新聞發佈會召開
- 2021-01-12臨夏州第五批引進急需緊缺人才(教育系統)面試工作有序開展
- 2021-01-12省級第三方機構評議考核臨夏州2020年度食品安全工作彙報座談會召開
- 2021-01-12臨夏州人大常委會召開黨組(擴大)會議專題傳達學習州委十二屆十三次全會暨州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
精彩推薦
關注我們



